服務電話:400-666-5987
發布時間 : 2013-10-30 15:14:55
近日某市“整肅網貸”的消息在網貸業傳得沸沸揚揚;一些從業人員認為,高懸頭頂的“監管之劍”即將墜落,動蕩即將到來。
但有參加央行座談會的網貸人士反映,高層釋放的信號偏積極,認為網貸是激活民間存量資金、支持實體經濟的有益補充,相關的監管政策可能在下半年出來。
不過網貸監管仍有技術問題待解,包括資金流動的監管、收費標準、擔保落實等。消息人士透露,近期央行調研深入實操層面,未來監管可能劃分“中介業務”和“自營業務”兩類業務,對前者鼓勵發展,后者要求嚴控風險。
三大難題待解
監管網貸平臺,技術面仍有難點要攻關。
其一是擔保。由于國內信用體系不完善,網上借貸風險過高,國內網貸平臺普遍實行擔保機制:成立擔保公司或設立風險準備金,在出現壞賬時,為借款人墊付本金或本息。監管部門對此如何定性?
若成立擔保公司,其業務實質是為融資而擔保,卻不能定義為“融資性擔保”。根據銀監會發布的《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》,所謂融資性擔保,是指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債權作擔保的行為,為網民擔保顯然不在此列。因此,網貸平臺的擔保公司,其注冊資本、擔保倍數均不受前述辦法的限定。
當前網貸平臺的擔保過“虛”,監管應保證其效力。例如,某集團旗下的“可信擔保”注冊資本1000萬元,而其月成交量達1.5億元--假設借款期限平均為一個月,則其貸款余額將保持在1.5億元上下,則擔保放大倍數達到15倍。
絕大多數平臺甚至并未設立擔保公司,而是對每筆交易額提取一定比例的風險準備金,預備為壞賬作墊付。目前行業平均提取比例為2%,若視為擔保,則放大倍數高達50倍,壞賬率在2%以上時可出現兌付問題。
第二難點在費率認定。傳統意義的P2P網貸,借貸雙方均在網上交易,然而國內網貸的借款人主要是個體工商戶、小微企業主,并無上網借錢的習慣。于是,絕大多數網貸平臺在各地成立線下營業部,配置貸款銷售隊伍尋找借款人。
那么,為覆蓋場地、人員成本,平臺收取的管理費是否應計為貸款利息?若算入利息,以當前一線城市月息1.7%至2.8%的貸款費率,很容易超過“基準利率的4倍”,法律上可定為高利貸。
難點三是資金監控。網貸平臺多在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賬戶,網友借貸均通過該賬戶走。但平臺仍擁有賬戶的絕對控制權,因此“卷款跑路”風險不絕。一些網貸平臺嘗試聯系銀行存管服務,普遍遭拒。
“這個問題較簡單。只要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個配套文件,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有監管責任,在何種情況下允許資金劃撥,就可以管起來?!毕嚓P業內人士稱。
Tag: 頂呱呱
免責申明:
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參考。若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聯系方式:請郵件發送至zhoutaodao@dgg.net。
頂呱呱——一站式企業服務,旗下頂泰投資有限公司專注貸款服務, 信用貸款、抵押貸款、按揭貸款、精英貸、小額貸款、房貸、車貸等均可做,幾十種貸款產品任您選擇
微信公眾號
新浪微博
7*24小時免費熱線: 400-666-5987 (20線程)
舉報電話:400-666-5987 | 舉報郵箱:jubao@dgg.net
監督電話:400-666-5987